【原文】子墨子言曰:逮自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为征。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
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1]无罪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
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注释】[1]退:当为
“迓”,即
“御”,有袭击的意思,率径:当读为
“术径”,在古代,术为车行的道路,而径为步行的道路。【译文】墨子说:自从当初夏商周三代的圣王去世以后,天睛失道诸侯相攻伐。
所以出现了君主对于臣子没有恩惠、臣子对君主没有忠心,父对子不慈爱、兄对弟不关心、子对父不孝顺、弟对兄不敬的现象。
各级得政长官不努力于政事,平民不努力生产。民众中有人变为淫暴的流寇与混乱的盗贼,用兵器、毒药、水火,在大小道路上袭击无辜的百姓抢夺别人的车马衣服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从这时起,天下就大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因为人们怀疑鬼神的存在,也不了解鬼神能赏贤罚暴。
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原文】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疑天下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有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不明察此者也。
即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
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
请惑[1]闻之见,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注释】[1]请惑:即
“诚或”请,通
“情”。【译文】现在坚持无鬼论的人说:“鬼神本来就是没有的。”而且向天下百姓宣扬这种论调惑乱民间,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墨子说:当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和士君子,确实想要兴起天下之利,而除去天下之害,那么对于鬼神有无的辨别
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1]无罪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
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注释】[1]退:当为
“迓”,即
“御”,有袭击的意思,率径:当读为
“术径”,在古代,术为车行的道路,而径为步行的道路。【译文】墨子说:自从当初夏商周三代的圣王去世以后,天睛失道诸侯相攻伐。
所以出现了君主对于臣子没有恩惠、臣子对君主没有忠心,父对子不慈爱、兄对弟不关心、子对父不孝顺、弟对兄不敬的现象。
各级得政长官不努力于政事,平民不努力生产。民众中有人变为淫暴的流寇与混乱的盗贼,用兵器、毒药、水火,在大小道路上袭击无辜的百姓抢夺别人的车马衣服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从这时起,天下就大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因为人们怀疑鬼神的存在,也不了解鬼神能赏贤罚暴。
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原文】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疑天下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有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不明察此者也。
即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
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
请惑[1]闻之见,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注释】[1]请惑:即
“诚或”请,通
“情”。【译文】现在坚持无鬼论的人说:“鬼神本来就是没有的。”而且向天下百姓宣扬这种论调惑乱民间,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墨子说:当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和士君子,确实想要兴起天下之利,而除去天下之害,那么对于鬼神有无的辨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