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如果妹妹们不缠着小师傅郭长有帮她们理吴琼花头,又或者爸爸袁兴武不那么热心地留小师傅在家里吃晚饭,再或者奶奶不是那么仁慈地非留小师傅住一宿明早再赶路,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可是,袁家是个世世代代讲究礼数的积善之家,小师傅郭长有给五个姑娘一个小子理了发,不收一分工钱,吃顿饭还不太应该了吗?吃了饭,还喝了酒,又怎么能让客人连夜上路呢?留住一宿不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吗?而善良者的温良恭俭让,却往往让流氓无赖者有机可乘入室登堂。
那天晚饭,袁兴武让媳妇从泥坛子里捞出一块过节才舍得拿出的腌咸猪肉炖了园子里新摘的芸豆角,煎了一大盘金黄的鸡蛋,烀了大茄子大土豆又用荤油葱花儿蒜末儿烩了,拍了黄瓜,陪小师傅每人喝了半斤高粱烧酒。
袁庆芬帮妈妈忙上忙下,爸爸和奶奶两个人陪客,女人孩子们则要等到客人吃饱喝得撂下筷子才能上桌吃饭,这是袁家的规矩。
与袁兴武和老奶奶说起剃头匠的行规,郭长有口若悬河:“唤头有‘三不鸣’,畏敬鬼神,过庙不鸣;勿惊龙王,过桥不鸣;不扰偕行,过剪发棚不鸣。剪发前要不饮酒,不吃蒜,尊敬主顾……”
袁兴武问:“小郭师傅,你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家在何方啊?”
“大叔,我是个孤儿,没有家,小时候在街上流浪,理发店师傅看我长得机灵,从大街上收留了我,把我养大,教我这身剃头的手艺。”郭长有回答道。
“真是个苦命的孩子!那你今年多大年纪了?成家了吗?”老奶奶爱怜地问。
“奶奶,我23了,一个穷剃头匠,四海为家,谁家姑娘愿意跟我呀!”郭长有现出忧伤的神情来。
这话,被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袁庆芬听到了,她的脸又不由自主地红了,好在屋里灯光昏暗,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变化。
那天晚上,庆芬妈妈带着5个姑娘睡在奶奶的炕上,爸爸和郭长有还有铁蛋儿睡在另一个屋,妈妈还特意找出一床平时舍不得拿出的新褥子给客人铺上。
第二天天亮后,吃过早饭,郭长有谢过奶奶和大叔大婶儿,与袁家告辞,继续游走四方。就在回头的一刹那,他的目光与站在门口的袁家二姑娘庆芬的目光再次相遇,闪出了两束耀眼的光芒来,这光芒恰好被庆芬牢牢地捕捉到了,她的心为之一颤,脸又红了。
这是酷热的三伏天发生的事情,白露时节,天气转凉,袁庆芬却忽然时不时地恶心呕吐,
可是,袁家是个世世代代讲究礼数的积善之家,小师傅郭长有给五个姑娘一个小子理了发,不收一分工钱,吃顿饭还不太应该了吗?吃了饭,还喝了酒,又怎么能让客人连夜上路呢?留住一宿不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吗?而善良者的温良恭俭让,却往往让流氓无赖者有机可乘入室登堂。
那天晚饭,袁兴武让媳妇从泥坛子里捞出一块过节才舍得拿出的腌咸猪肉炖了园子里新摘的芸豆角,煎了一大盘金黄的鸡蛋,烀了大茄子大土豆又用荤油葱花儿蒜末儿烩了,拍了黄瓜,陪小师傅每人喝了半斤高粱烧酒。
袁庆芬帮妈妈忙上忙下,爸爸和奶奶两个人陪客,女人孩子们则要等到客人吃饱喝得撂下筷子才能上桌吃饭,这是袁家的规矩。
与袁兴武和老奶奶说起剃头匠的行规,郭长有口若悬河:“唤头有‘三不鸣’,畏敬鬼神,过庙不鸣;勿惊龙王,过桥不鸣;不扰偕行,过剪发棚不鸣。剪发前要不饮酒,不吃蒜,尊敬主顾……”
袁兴武问:“小郭师傅,你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家在何方啊?”
“大叔,我是个孤儿,没有家,小时候在街上流浪,理发店师傅看我长得机灵,从大街上收留了我,把我养大,教我这身剃头的手艺。”郭长有回答道。
“真是个苦命的孩子!那你今年多大年纪了?成家了吗?”老奶奶爱怜地问。
“奶奶,我23了,一个穷剃头匠,四海为家,谁家姑娘愿意跟我呀!”郭长有现出忧伤的神情来。
这话,被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袁庆芬听到了,她的脸又不由自主地红了,好在屋里灯光昏暗,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变化。
那天晚上,庆芬妈妈带着5个姑娘睡在奶奶的炕上,爸爸和郭长有还有铁蛋儿睡在另一个屋,妈妈还特意找出一床平时舍不得拿出的新褥子给客人铺上。
第二天天亮后,吃过早饭,郭长有谢过奶奶和大叔大婶儿,与袁家告辞,继续游走四方。就在回头的一刹那,他的目光与站在门口的袁家二姑娘庆芬的目光再次相遇,闪出了两束耀眼的光芒来,这光芒恰好被庆芬牢牢地捕捉到了,她的心为之一颤,脸又红了。
这是酷热的三伏天发生的事情,白露时节,天气转凉,袁庆芬却忽然时不时地恶心呕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