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二六章 民族血脉

    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天的声音。

    ——秘鲁谚语

    汽车奔驰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大地上。道路两旁是挂满了累累硕果的果树和美丽的田野。

    牛木林在回答马安娜的问题:“你这个问题也是以前我问自己次数最多的一个问题。

    过去,我一看到‘老少边穷’这个特指的专业词组,总是认为少数民族把自己生活的地方搞得贫穷、落后、荒凉,给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发展拖了后腿,心中感到十分的羞愧。

    我通过研究历史和走访老人们才知道,很久以前各民族一起生活在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的地区。后来,由于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发生战争,失败的和弱小的民族只好逃亡到了偏僻的边疆和荒无人烟的山区。那里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本来就十分的恶劣,并不是少数民族造成的。”

    马安娜接着问道:“有人说,国家给高考和入职考试的少数民族加分是对其他民族的不平等。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牛木林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慢慢地说道:“国家给少数民族加分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有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还不高,与母语为汉语的考生使用同样的汉语卷子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加分来达到同一个录取标准。

    二是由于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贫穷、偏僻的环境中,科学文化知识比较落后,如果不给予一定的加分照顾,恐怕得到高等教育和公职的机会就寥寥无几了。

    国家这样做既是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当然了,少数民族不能总是依赖国家的加分照顾,一定要自立自强,最终达到不需要任何照顾的水平。”

    马安娜继续问道:“网络上的好多喷子散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国有难,回必乱’、‘中国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国、德国那样穆斯林泛滥的国家,影响到主体民族的生存’。请问,您有什么看法?”

    牛木林笑着说道:“小姑娘一开口说话就是连珠炮啊。喂,不能老是你们考我,我也要考一考你们。”

    马小平和纳森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好啊。”

    牛木林说道:“马小平,你来回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问题。”

    马小平回答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成公四年》。根据《春秋左传正义》的注解,这里的族实际上是指异姓的氏族,并非民族的族

    ,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