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浚驾崩之后,皇后冯氏昏迷不醒,年仅十一岁的太子拓跋弘继位。
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手握军权,心怀异图,便趁机假传拓跋弘的诏令,发动政变,将忠于鲜卑皇室的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重臣诛杀,并断绝皇宫内外的联系。
百官震恐,无计可出。
皇室宗亲、顺阳公拓跋郁察觉了乙浑的异图,便亲自率领卫士数百人,从顺德门进入,欲诛杀乙浑,稳定社稷。
乙浑虽内心畏惧,但毕竟久经风浪,老谋深算。在宫中卫士的保护下,厉声质问拓跋郁道“顺阳公率领甲士,擅闯皇宫,意欲何为?”
拓跋郁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原本意欲诛杀乙浑,稳定社稷,竟然被乙浑的气势所震慑,低声对答道“皇宫内外消息断绝,天子久不露面,百官惶恐,求见陛下。”
一个“求”字,拓跋郁的气势顿时丧尽,一泻千里。
老奸巨猾的乙浑微微一笑,面露不屑的高声说道“先帝驾崩,天子守孝,故未见百官,难道你在怀疑什么吗?”
于是,在拓跋郁及众卫士的护卫下,乙浑请出拓跋弘,接受百官朝拜。
拓跋弘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天安,大赦天下。拓跋弘就是北魏第六位皇帝、北魏献文帝。
虽然遇到了拓跋郁的阻挡、反抗,但是乙浑的野心却丝毫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乙浑控制拓跋弘,假传拓跋弘的诏命,命司卫监穆多候前去传旨征召素有威望的、平原王、司徒陆丽。
陆丽,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平叛关中的平西将军陆俟(si)之子,是发动政变、诛杀奸臣宗爱,辅佐拓跋浚登基称帝的最大功臣,也是拓跋浚最信任、北魏朝野最信服的大臣。
穆多候见到陆丽宣读圣旨后,对陆丽说道“乙浑有谋逆的企图,平原王您身负朝野的期许和重托,此次奉诏入宫,必然凶险。希望您缓缓而回,静观朝局变化。”
得知北魏文成帝拓跋浚驾崩,陆丽是嚎啕大哭,悲伤不已。他对穆多候说道“先帝驾崩,我岂能因为畏惧灾祸,而不奉诏入京,祭拜先帝?”
于是,陆丽连夜回京奔丧。
陆丽一回到都城平城,就被乙浑诛杀。同日,穆多候也被乙浑诛杀。
对于陆丽之死,拓跋弘十分痛惜。
陆丽忠于鲜卑拓跋皇室,忠于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浚特意为拓跋弘安排的辅政大臣。
陆丽之死,让拓跋弘
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手握军权,心怀异图,便趁机假传拓跋弘的诏令,发动政变,将忠于鲜卑皇室的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重臣诛杀,并断绝皇宫内外的联系。
百官震恐,无计可出。
皇室宗亲、顺阳公拓跋郁察觉了乙浑的异图,便亲自率领卫士数百人,从顺德门进入,欲诛杀乙浑,稳定社稷。
乙浑虽内心畏惧,但毕竟久经风浪,老谋深算。在宫中卫士的保护下,厉声质问拓跋郁道“顺阳公率领甲士,擅闯皇宫,意欲何为?”
拓跋郁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原本意欲诛杀乙浑,稳定社稷,竟然被乙浑的气势所震慑,低声对答道“皇宫内外消息断绝,天子久不露面,百官惶恐,求见陛下。”
一个“求”字,拓跋郁的气势顿时丧尽,一泻千里。
老奸巨猾的乙浑微微一笑,面露不屑的高声说道“先帝驾崩,天子守孝,故未见百官,难道你在怀疑什么吗?”
于是,在拓跋郁及众卫士的护卫下,乙浑请出拓跋弘,接受百官朝拜。
拓跋弘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天安,大赦天下。拓跋弘就是北魏第六位皇帝、北魏献文帝。
虽然遇到了拓跋郁的阻挡、反抗,但是乙浑的野心却丝毫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乙浑控制拓跋弘,假传拓跋弘的诏命,命司卫监穆多候前去传旨征召素有威望的、平原王、司徒陆丽。
陆丽,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平叛关中的平西将军陆俟(si)之子,是发动政变、诛杀奸臣宗爱,辅佐拓跋浚登基称帝的最大功臣,也是拓跋浚最信任、北魏朝野最信服的大臣。
穆多候见到陆丽宣读圣旨后,对陆丽说道“乙浑有谋逆的企图,平原王您身负朝野的期许和重托,此次奉诏入宫,必然凶险。希望您缓缓而回,静观朝局变化。”
得知北魏文成帝拓跋浚驾崩,陆丽是嚎啕大哭,悲伤不已。他对穆多候说道“先帝驾崩,我岂能因为畏惧灾祸,而不奉诏入京,祭拜先帝?”
于是,陆丽连夜回京奔丧。
陆丽一回到都城平城,就被乙浑诛杀。同日,穆多候也被乙浑诛杀。
对于陆丽之死,拓跋弘十分痛惜。
陆丽忠于鲜卑拓跋皇室,忠于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浚特意为拓跋弘安排的辅政大臣。
陆丽之死,让拓跋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