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6章 飞行大队受挫

    戈尔茨的飞行大队大获胜,胜利返航了,他们的飞行大队以受伤了三架飞机的代价,共取得了击落法军热气球二十九颗,击伤热气球二十三颗,击伤飞艇一艘,击毙法军空中观察员六十七名,击毙法军飞艇飞行员一名,击毙法军地面高射炮手和高射机枪射手四十六人的战果。

    虽然戈尔茨的飞行大队大获胜,可是在这次的空袭行动中,这些飞机也暴露出了严重的不足首先就是攻击武器威力太小了,需要击中热气球的燃气罐,引发爆炸,才能秒杀热气球;若是子弹击中热气球的气囊,需要耗费大量的子弹,把气囊打成渔网一样,热气球才会坠毁。若是只有一串子弹击中热气球的气囊,最多也就是撕开几个破洞,热气球虽然漏气了,但还是可以缓缓的回收,热气球上的法军空中观察员也不会因此丧生。

    至于对法军飞艇的攻击,那么效果就更差了,戈尔茨和汉斯两人把剩下的子弹部打完了,也未能击落飞艇,还是让那艘飞艇缓缓落地了,战果仅仅是击毙了一名法军飞艇飞行员。

    事实上,不仅是飞机上的航空机枪威力太小了一些,就是德国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威力也太小了一些,高射机枪不用说了,威力和飞机上的航空机枪差不多,很难真正摧毁热气球,几乎无法摧毁飞艇;高射炮威力虽然较大,但是引信的问题,大部分的炮弹在击穿气囊之后不会发生爆炸,而是直接从气囊中间穿过去了,也就是说,打在热气球上,打在飞艇上,是一对对穿的洞,这样的话对热气球和飞艇的杀伤力就非常有限,中弹的热气球还能回收,飞艇还能返航,只有高射炮炮弹击中热气球吊篮或是飞艇座舱,才能秒杀。

    飞艇的生命力其实还是很强的,即便是真实历史上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填充氢气的齐柏林飞艇,英军用战斗机攻击,最早的攻击也发现很难摧毁,后来英国人发明了穿甲燃烧子弹,击穿飞艇气囊蒙皮的时候引发火焰,这才能把飞艇烧毁。最重要的原因是,德国人缺少氦气,氦气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德国人只能用氢气来填充飞艇,结果就很容易被摧毁。

    而这个时代的法军飞艇,都是热气飞艇。

    热气飞艇的载重量和航程都远远低于氢气飞艇,但是很难击落。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这位在真实历史上一战中杰出的军事家,现在是德国航空大队的大队长,他驾机返航之后,立即提出了飞机武器威力不足的问题。

    “是否能够改进机载武器呢?”戈尔茨率先提出了改进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