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依依姐考上大学啦!”葱郁的茅草丛中,一把很是稚嫩的声音响起。
“真的吗?清和,这应该是我回来之后最好的消息哦!”另一把也是稚嫩的声音问道。
那个叫清和的男孩躺在茅草丛中,脑袋用手枕着欢快的道:“真的,我昨天从柳姑父那里听到的呢。”
同样姿势叫清风的男孩转过头来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咱们徐家村终于出一个大学生了。”
徐家村,坐落在华东省垄来县很偏远的山区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小的公路从两座山的半腰间穿出去,连接着外面,经过四十多公里才能到达县城。环山中一个二千来平米的盆地,住着五十多户人家,因为全部姓徐而得名。
盆地中间一条不大不小的小溪自东向西横穿而过,溪里的水清澈而明亮甘甜,也灌溉着两边农户大块的农田。农家的房屋依山而建,十字型的小路连接着东南西北也连接着每家每户,好似沟通的桥梁。
这里的人们善良而纯朴,开朗而又大方。春天来时,万物复苏,鲜花争奇斗艳,农户春耕深重,忙活异常;夏天到来,烈阳高照,树木枝叶繁茂,绿色铺盖大地各自芬芳,微风里一片稻花香;秋天时节,收获季节,树上挂着一堆一堆的果实,人们获得大丰收笑口常开,金黄色的稻穗闪闪发亮;冬天将至,霜白露寒,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在雪地里玩耍快乐向四方播散。每每夜幕降临时袅袅炊烟氤氲,农户的孩子在院子里唱唱跳跳,各自自给自足,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随着近年来打工的热潮,村内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虽说是老弱病残,但干起农活来却也绝不输于那些娇生惯养、游手好闲的青壮年!村里的青年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去了外面大城市怎么也没有知识分子们做的爽快,钱也没有他们挣得多,就带回来一个最主要的思想,“从小一定要读好书”,这是必须的因素!
因为地处偏僻而又极其贫穷,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外出村民的强烈推荐,所以村干部特别重视孩子读书。在各个斑驳的房屋墙上都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之类的宣传警示语。更因村内只能上小学初中都得去镇上,而高中得去县城,所以所有上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上学都可以坐去县城的公车且分文不取!
叫清和的小男孩今年十七岁,是徐家村村支书徐罗方的儿子,徐罗方五十多岁了,一直是村里的出纳,直到四年前才被任命为书记,由
“真的吗?清和,这应该是我回来之后最好的消息哦!”另一把也是稚嫩的声音问道。
那个叫清和的男孩躺在茅草丛中,脑袋用手枕着欢快的道:“真的,我昨天从柳姑父那里听到的呢。”
同样姿势叫清风的男孩转过头来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咱们徐家村终于出一个大学生了。”
徐家村,坐落在华东省垄来县很偏远的山区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小的公路从两座山的半腰间穿出去,连接着外面,经过四十多公里才能到达县城。环山中一个二千来平米的盆地,住着五十多户人家,因为全部姓徐而得名。
盆地中间一条不大不小的小溪自东向西横穿而过,溪里的水清澈而明亮甘甜,也灌溉着两边农户大块的农田。农家的房屋依山而建,十字型的小路连接着东南西北也连接着每家每户,好似沟通的桥梁。
这里的人们善良而纯朴,开朗而又大方。春天来时,万物复苏,鲜花争奇斗艳,农户春耕深重,忙活异常;夏天到来,烈阳高照,树木枝叶繁茂,绿色铺盖大地各自芬芳,微风里一片稻花香;秋天时节,收获季节,树上挂着一堆一堆的果实,人们获得大丰收笑口常开,金黄色的稻穗闪闪发亮;冬天将至,霜白露寒,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在雪地里玩耍快乐向四方播散。每每夜幕降临时袅袅炊烟氤氲,农户的孩子在院子里唱唱跳跳,各自自给自足,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随着近年来打工的热潮,村内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虽说是老弱病残,但干起农活来却也绝不输于那些娇生惯养、游手好闲的青壮年!村里的青年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去了外面大城市怎么也没有知识分子们做的爽快,钱也没有他们挣得多,就带回来一个最主要的思想,“从小一定要读好书”,这是必须的因素!
因为地处偏僻而又极其贫穷,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外出村民的强烈推荐,所以村干部特别重视孩子读书。在各个斑驳的房屋墙上都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之类的宣传警示语。更因村内只能上小学初中都得去镇上,而高中得去县城,所以所有上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上学都可以坐去县城的公车且分文不取!
叫清和的小男孩今年十七岁,是徐家村村支书徐罗方的儿子,徐罗方五十多岁了,一直是村里的出纳,直到四年前才被任命为书记,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